“科技”是今年以来的社会热门话题,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突破引发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而债券市场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亦在持续深化。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前期,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等部门,积极准备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市场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健全与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体系。相关政策及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若干举措。
公告显示,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事实上,在过去多年里,债券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方面,采取了较多措施,出台了包括科创票据、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在内的多个科技创新大类品种。
如今,随着债市“科技板”即将推出,科技创新类债券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容。据了解,债券市场“科技板”将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要,加大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其中,重点支持的科技产业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
从当前情况来看,债券募集资金更多的是通过“债券市场—产投/金融控股等主体—科技创新公司股权投资/债务投资/产业基金”的链条支持高科技行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散分担机制,潘功胜表示,债市“科技板”将借鉴2018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推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可以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同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一起,采取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共同参与分担债券投资人的违约损失风险,有效降低股权投资机构的发债融资成本,支持其发行更长期限债券。
科创债的推出旨在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的完善,将有助于民营企业和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改变当前以大型国有企业和上游行业企业为主的发行格局。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债市“科技板”将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各类型融资的能力,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同时,新增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股权投资机构的科创资金使用灵活度,为更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引入资金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