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传统的“金三银四”刚刚过去,在一系列政策持续影响下,全国多地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延续回暖趋势。进入5月,购房者对好房子、公积金房贷利率等新规和新政充满期待,多个政策“组合拳”有望助力楼市延续热度。
成交量保持高位
多家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个一线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继续保持高位。
-
据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截至4月28日北京当月新房成交近3137套,二手房成交近14066套。
-
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截至4月26日,上海当月新房成交近8737套,二手房成交再度突破两万套大关。
-
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统计周期为3月26日至4月25日)广州二手住宅共网签10312套。
-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4月深圳二手房录得量(以二手房买卖合同发起时间为口径统计的数据,并非最终成交套数)为6597套,同比增长33.5%;全市预售新房共成交2845套,同比增长0.7%。
不过,虽然一线城市的楼市在4月表现不俗,但与3月相比,大部分城市的成交量环比有所下降。“4月二手房市场的表现好于去年同期,但开始逐步回归常态,咨询、带看量和成交量与3月相比回落了一些,性价比高的‘笋盘’才会比较容易成交。”在深圳福田区从事中介工作的陈经理对记者表示,“3月市场叠加了学区房的需求,4月的市场需求强度相比就会有所下降。尽管‘五一’假期的市场表现不错,但多数购房者还是会期待更大的‘让利空间’,也期待更多的刺激政策落地。”
刺激刚需购房需求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据悉,此次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范围既包括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也包括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此外,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从2025年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据悉,此举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购房者在咨询房贷新政。吴家明/摄 )
在深圳罗湖区一处新房营销中心,记者与多位购房者交谈发现,多数购房者认为房贷成本进一步下降会提振自己的购房信心,但还是希望公积金贷款利率能够进一步扩大与商贷利率的利差。“我们关注房子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发现价格相对稳定,现在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多,月供压力减小,所以我们也开始行动了。”有购房者表示。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楼市的需求主体是刚需刚改群体,他们对房价、成本比较敏感。此次政策变动为银行释放低成本资金,有望进一步刺激这部分群体的购房需求,在楼市‘小阳春’后形成托举,延续良好势头。”
分化仍是市场主旋律
除此之外,一些城市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例如,中山市近日发布通知提出,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凡在中山市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在缴纳契税后给予购房款5‰的电子消费券补贴。记者梳理发现,多地在近期推出楼市新政,包括提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为多子女家庭发放购房补贴、加大“以旧换新”收购力度等措施。
此外,随着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的实施,越来越多主打“好房子”的项目成为近期楼市热点,吸引了不少购房者,这些项目也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报告指出,随着《住宅项目规范》的落地实施,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工作都需要积极跟进,尤其是针对此类领域涉及的购房政策、营销政策及配套措施等。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随着5月更多新规设计的优质项目入市,房源品质进一步提升,将会吸引更多购房者关注。
展望5月,中指研究院指出,在房企促销、好房子供应增加及政策利好预期带动下,核心城市新房销售有望得到支撑,但分化仍是市场主旋律;二手房在学区需求阶段性释放后,短期市场成交环比或出现一定回落。此外,外向型经济城市可能面临阶段性压力,居民购房节奏或受到影响,需关注市场变化。
责编:李丹
校对: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