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间,《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据了解,本次参赛人形机器人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该款人形机器人全身共有23至43个关节电机,起步售价为9.9万元。
正式开赛前,四台宇树G1人形机器人戴着不同颜色的护具亮相,并分别展示了勾拳、踢腿等动作。在比赛中,由不同团队操作的宇树G1人形机器人进行了多轮对抗,并连续施展了侧踢、膝踢、勾拳、组合拳等动作,展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平衡性和敏捷性,比如机器人倒地后能迅速爬起。经过激烈比拼,名为“AI策算师”的机器人凭借出色的抗打击能力和战术执行力夺得冠军。
“我们正在见证机器人技术的跨界突破。”现场观众感叹道。赛事展现的智能算法与硬件系统,已具备产业化应用潜力,未来人形机器人很有可能会率先在科娱、制造业、特种行业代替人类完成复杂的任务。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正在被人形机器人一点点搬进现实。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训练而言,格斗模式最难训练的动作是什么,主要难点有哪些?宇树科技负责人表示,就G1来说,一是瞬间爆发力要求高,二是控制算法精准度和稳定性要求高,三是机械结构强度要求高。例如在进行该动作时,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对关节、骨骼等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参赛的宇树G1手臂有7个自由度,比常规的5个自由度多出2个自由度,多出的2个手腕自由度使机器人的手臂动作更加灵活多样,在格斗中进行更灵活的招式变化,如勾拳、摆拳、上勾拳等拳击动作中的手腕调整,增加攻击的角度和灵活性。”宇树科技表示。
据宇树科技介绍,目前机器人的操作模式主要包括AI语音操控、手柄操控、体感操控。各有优缺点。在人形机器人格斗模式的平衡性训练中,技术人员会对其进行模拟撞击训练,让机器人在受到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力度的撞击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调整身体姿态,以保持平衡。
“通过对撞击场景的模拟和反复训练,机器人可以学习到如何在复杂的对抗环境中稳定身体,避免摔倒。同时我们也会进行模拟机器人倾斜状态的训练,提高在格斗中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宇树科技告诉记者。
早在今年4月,宇树科技就发布了标题为《Unitree 铁甲拳王:觉醒!》的视频,宇树科技透露,他们一直在为参加格斗大赛的机器人进行技术研发调试和算法训练。视频中,G1机器人分别击打沙袋、与人类格斗、与另一台G1机器人格斗。
为何要训练人形机器人参加格斗赛事?宇树科技工作人员表示,一方面是通过这次比赛,引起大众对机器人技术的关注;另一方面,想要让这些人形机器人,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必须有一个很基础的条件。就是机器人的硬件要足够稳定,其平衡能力要足够强,移动能力和动作要足够地流畅、精细。
除了参加格斗大赛,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争相举办。4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举;同在4月,无锡举办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而在8月15—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举办。
人形机器人上赛道的背后是行业的多路径测试,2025年一度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元年。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与物理世界的重要结合,其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